首页>热点 > >正文

古彭城文化的前生今世,徐州博物馆文物的故事

点睛:中国古彭城徐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徐州博物馆馆更是藏有很多丰富多彩、造型美丽的文物,我们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徐州博物馆文物的故事,讲一讲古彭城文化的前生今世。

徐州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4月,1960年8月正式开馆,现加挂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牌子,已建成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优秀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及徐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徐州市发掘、保护、陈列、收藏和研究历史文物的综合性博物馆。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于一体,国保、省保、市保单位于一身,以汉文化为鲜明特色的地方性博物馆。

徐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藏品体系完整,凸显徐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代表本地区的艺术水准,更有不少还代表国内的最高水平。其中以新石器时代、汉代和明代文物最为丰富突出、又尤以汉代文物最具特色,形成完整陈展体系。馆藏文物包括:玉石器、金银器、铜铁器、陶瓷器、玺印、书画、汉画像石等27850件(套)。


【资料图】

一、绕襟衣陶舞俑

公元前2世纪

高44.7厘米1989-1990年驮篮山楚王墓出土

陶舞俑身着绕襟深衣,顶发中分,于脑后挽成发髻,眉目清秀,身姿娇柔,身体随着舞步的变化呈现出“S”形。双臂上举,左、右上臂前后各刻有一“五”字,长长的衣袖从空中向身后飘下,动感十足。这类舞俑的身体弯曲度和侧转度各不相同,舞姿亦有变化。从舞俑造型看,跳的应是当时盛行的长袖折腰楚舞。北洞山楚王墓出土有20件类似的舞俑,手臂弯肘处也刻有“五”字,笔划内填红彩。舞俑的手臂呈曲尺形,为单独烧制。这样的绕襟衣陶舞俑在其他地区未见出土,是了解西汉早期舞蹈造型的重要实物资料,弥足珍贵。

二、玉卮

公元前2世纪

高11.8、口径6.7厘米

1994—1995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现存徐州博物馆

玉卮由半透明的和田玉制成,温润光亮。然盖呈淡青色,卮身青色泛黄,显系两块玉料雕琢。器盖、器身以子母口相扣合,盖纽为五瓣柿菱形。盖面四周凸雕三枚柱状纽。器身呈筒形,口略大,下有三兽形足,挺拔而不失稳重。口沿及底边各有一卷云纹饰带,其间满饰勾连雷纹,整洁而优雅。此器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

文献资料中,卮常为酒器,《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而玉卮珍贵,是汉代皇室贵族最喜欢使用的玉酒器,多在重要场合使用。《史记·高祖本纪》载:“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宫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明代人有赞:“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婉转流动,细入秋毫无更疏密不匀交接继续,俨如游丝白描,毫无滞迹。”这件玉卮就是最好的例证。

三、金带扣

公元前2世纪

每块带板宽13.3、高6厘米

扣舌长3.3厘米,现存徐州博物馆

1994—1995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狮子山楚王墓外墓道西侧第1耳室中,出土了两条形式相同金扣嵌贝腰带,腰带出土于武器堆中,重叠放置,通长97、宽6厘米。两块带板分别重275克和280克。

带板正面纹饰采用浅浮雕,背面无纹饰,上有纤维织物附着。四边凸起边框,中部有两个横向双环钮,每块带板的内下角有一略近三角形的小孔,以便扣舌穿入。扣舌形状类似鸟舌,后部有鼻穿,主要用于两块带板间系结之用。整副金带扣铸制精良,纹饰华美,无边框的整体浮雕透出浑厚与大气,动物形象遒劲有力,极具动感。

四、玉龙

公元前2世纪

长17.5、宽10.2厘米,现存徐州博物馆。

1994—1995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玉龙以新疆和田白玉雕琢而成,莹润有玻璃般光泽,半透明,局部有沁斑。造型为单体龙,身体卷曲,呈“S”形,又称“S形龙”,张须露齿,双目圆睁,鬣毛向两边卷曲,颈部以阴线刻出一圈绞丝纹,前肢曲折,爪趾锐利,呈尖钩状,龙尾上卷并平削,通体饰勾连涡纹。这件玉龙继承战国玉龙的雕琢风格,采用阴线刻、浮雕和局部透雕等技法,把龙潜深渊、蛰伏待时的意蕴刻划得淋漓尽致。玉龙眼睛下方有一钻孔,为佩戴时的系穿用孔,表明这件玉龙为佩饰。

五、金缕玉衣

公元前2世纪

长175、宽68厘米,现存徐州博物馆。

1994—1995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玉衣出土时已严重散乱,曾被盗墓者从棺室中拖至塞石上,抽走金丝,玉衣片散布于内墓道塞石上和盗洞内塞石之间的夹缝中,不少玉片在抽金丝时被损坏。玉衣片尺寸较小,最大的不足9平方厘米,最小的还不到1平方厘米,有的厚度仅1毫米。玉衣片形状多样,有正方形、长方形、半月形、三角形等,在四角或周边钻孔,单面钻,孔径极小。表面经过打磨抛光。出土的4000余片玉衣片,玉质温润,呈半透明状。2001年徐州博物馆对玉衣进行修复。修复后的玉衣由头罩、前胸、后背、左右袖筒、左右裤管等十余部件组成,玉片总数为4248片,穿缀玉片用的金丝重1576克。该金缕玉衣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制作工艺最精的玉衣。

六、西汉“刘注”龟钮银印

类别:玺印符牌

级别:二级文物,现存徐州博物馆。

鉴定意见:刘注是西汉第六代楚王,此为公私印,该印出自小龟山二号墓,证明了墓主人的身份,银印保存良好,印文公整清丽,定为二级藏品。

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

质地:银

尺寸:长2.1cm,宽2.1cm,高1.7cm

质量:39.2g

文物介绍:印台方形,龟钮。龟昂首,四足挺立状,背甲和腹甲刻有纹饰,龟首及龟爪表现生动,眼睛和鼻子雕刻精致,腹下镂空。印面阴刻小篆体“刘注”二字,字体浑厚古朴,疏密有度。该印为刘注私印,重39克。

刘注为西汉楚国第六代王,第五代楚安王刘道之子,谥号襄王。《汉书·楚元王传》载:“汉已平吴楚,景帝乃立宗正平陆侯礼为楚王,奉元王后,是为文王。四年薨,子安王道嗣。二十二年薨,子襄王注嗣。十四年薨,子节王纯嗣。”夏燮《校汉书八表》确定刘注于汉武帝元朔元年至元狩六年(公元前128一前117年)为楚王,共在位12年时间。汉朝往往颁赐诸侯王、列侯和外藩首领金印,这些诸侯王、列侯和外藩首领死后,也常以汉朝颁赐的金印随葬:由于徐州地区楚王墓均被盗扰,除龟山楚襄王墓外,已发掘的数座楚王墓均未出土标志楚王身份的印章,这枚“刘注”银印也是从当地一名电工手中征集的,据了解,该印发现于楚襄王墓内第6室,它的出土对于研究西汉楚王陵墓形制演变和断代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七、文物名称:彩绘陶背箭箙俑

历史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

藏品尺寸:高50、宽14厘米

藏品来源:徐州北洞山楚王墓,现存徐州博物馆。

藏品介绍:

北洞山楚王墓共出土背箭箙陶俑64件,均身佩长剑,肩负箭箙。箭箙通过腋下和左肩的三根带子固定,系结于胸前,形成三角形背带,便于背负和奔跑。此类俑虽为弓箭手形象,但有些右胯绶带系墨书“郎中”或“中郎”印,是为楚王近侍。双襟长袍背箭箙俑多放置于较中间的位置,周为曲裾深衣背箭能俑。结合其装备看,这类陶俑的地位要高于曲裾深衣背箭箙俑,应是俑群的指挥者。北洞山楚王墓出土的彩绘仪卫陶俑皆佩有长剑,反映出当时佩剑之风的盛行,印证了《晋书·舆服志》中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的记载。

八、文物名称:西汉陶抚瑟俑

历史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

藏品尺寸:高33厘米、宽26厘米

藏品来源:徐州北洞山楚王墓,现存徐州博物馆。

藏品介绍:

俑发后挽垂髻,身着右衽曲裾深衣,跽坐姿。双臂曲肘前伸,左手抚弦,右手弹拨。

九、文物名称:白陶鬶

历史年代:【新石器时代】

藏品尺寸:高38、口径12、喙长11厘米

藏品来源:邳州梁王城遗址,现存徐州博物馆。

藏品介绍:

流上翘,作鸟喙形,造型独特,为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

十、文物名称:陶人面鸟身俑

历史年代:【唐(618~907)】

藏品尺寸:高22、宽6厘米;高19、宽9厘米

藏品来源:徐州花马庄唐墓,现存徐州博物馆。

藏品介绍:

此类俑有雌雄两种。雌性为“千秋”,面部圆润,体态丰满,背生双翅,足为奇蹄;雄性为“万岁”,体形较修长,头戴巾帻,着博袖衣,双手拱于胸前,为偶蹄。东晋葛洪《抱朴子•对俗》曰:“千岁之鸟,万岁之禽,皆人面而鸟身,寿亦如其名。”

十一、文物名称:铁札甲

历史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

藏品尺寸:高72、宽68、厚28厘米

藏品来源:徐州狮子山楚王墓,现存徐州博物馆。

藏品介绍:

铁札甲出土时已锈蚀散乱,修复后的札甲共使用甲片836片。其中前、后胸用长条形札甲片128片,披膊和裙摆使用鱼鳞形甲片708片,用麻绳编缀而成。方形领口,右衽侧身开口,穿戴后开口处用绳系结,甲衣边缘均用纺织品镶边。

十二、文物名称:黄慎伯乐相马图轴

历史年代:【清(1616~1911)】

藏品尺寸:纵131.5、横171厘米

藏品来源:邓永清先生捐赠,现存徐州博物馆。

藏品介绍:

黄慎(1687—1768后),字恭懋,一字恭寿,号瘿瓢子,福建宁化人。“扬州八怪”之一。工草书,善画,以怀素狂草入画,自创一派。《伯乐相马图轴》是黄氏师从上官周而初具自家面目的过渡时期的精品

十三、文物名称:错金银嵌珠铜瑟枘

历史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

藏品尺寸:高4.4、直径4.1厘米

藏品来源:徐州东洞山二号墓,现存徐州博物馆。

藏品介绍:

枘首分六瓣,上作圆顶,下有方形盎,出土时鉴内有朽木痕迹。顶端嵌淡黄色球形玛瑙一颗。外周错金作正六角形,六角内相间嵌桃形绿松石和淡黄玛瑙。六角外为六个错银三角形花瓣,花瓣内亦嵌绿松石和玛瑙,花瓣下错金,并如前法嵌珠六颗。各金银错件上皆阴刻花纹图案,艳丽异常。

十四、文物名称:北齐陶文吏俑

历史年代:【北齐(550~577)】

藏品尺寸:高61厘米、宽15厘米

藏品来源:徐州狮子山北齐墓,现存徐州博物馆。

藏品介绍:

俑头戴小冠,身披长袖长衫,双手按环手长刀于胸前。五官端秀,身材伟岸修长,神态澹染静穆,充满谦和尔雅的气韵。

十五、文物名称:玉面罩

历史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

藏品尺寸:长 24.5、宽 22.5厘米

藏品来源:徐州后楼山 5号墓,现存徐州博物馆。

藏品介绍:

面罩由象征眉、眼、鼻、嘴及其他形状的 53片玉片组成人的面部形状。每件玉片上钻有数量不等的小孔,便于缝缀在织物上,覆盖在死者的面部。玉面罩是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丧葬用品,楚国贵族使用玉面罩非常普遍。

十六、文物名称:鎏金铜架玉枕

历史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

藏品尺寸:长37.1、宽16、高11.4厘米

藏品来源:徐州后楼山一号汉墓,现存徐州博物馆。

藏品介绍:

玉枕也是汉墓中常见的葬玉,一般使用玉衣或玉面罩的墓葬多用玉枕。这是一件长方盒形玉枕,1991年后楼山一号汉墓,长37.1、宽16、高11.4厘米。分为枕身和枕架两部分,枕架质地为鎏金青铜,四角是昂首的龙,龙身和龙尾相交铸于枕架底部;枕身由装饰玉片,金箔等构成;两端饰铺首衔环,枕前方留有一扇门框,在汉代灵魂不灭的观念弥漫整个社会,这种设计可能是死者灵魂出入设置的通道。另外枕身和枕架以铆钉固定,可以随时拆装,可谓别出心裁!

徐州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简称“徐”,古称彭城,是江苏省辖地级市,今天的徐州有云龙湖、云龙山、彭祖园、潘安湖、大龙湖等旅游景点,有彭祖、刘邦、孙权、刘裕、李煜等历史名人。是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是两汉文化发源地,是“走遍五洲,难忘徐州”的文化旅游名城,有“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美誉,获得过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创新型城市等称号。欢迎世界宾客,知徐州而爱徐州,来徐州观光游历,欣赏文化名城美景。

(文:刘涵 图片由徐州博物馆提供)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