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正文

官媒点名批评,11.4亿阅读,揭开“巨婴们”的遮羞布,别太可笑!

Sir本来已经很少看热搜,鸡毛蒜皮的事也能爆,太无聊了。


(相关资料图)

但这个话题还是忍不住想说几句。

首先它出现的方式就挺特别:

由官媒发起,然后主流媒体迅速跟进。

一个5.7亿阅读,数万次讨论。

一个11.4亿阅读,十万加参与。

看这热度,不知道的,还以为在聊什么国家大事。

但舆论中心,其实就一句话。

小孩子爱说的烂梗越来越多了。

这,也值得上个热搜?

但看着看着。

从话题下边的网友评论。

到主流媒体的发声表态。

逐渐有点回过味来……

这个热搜。

以及它背后的事件。

似乎又一次,正滑向那个我们讨厌的方向。

01

话题关键词其实就两个:

小孩子烂梗

Sir一个个说。

“烂梗”,首先就是个让Sir讨厌的形容。

什么是梗?

在汉语词典里的解释,很单纯,植物的枝或茎;在使用中,会有一些化用,如梗直、梗塞、梗概……

但在网络上,这个词已经完全是另一种意思。

在网络用语中,是“哏”(gén)的讹字,指代“笑点、伏笔,或是有特别指涉含意或讽刺意涵的东西”。

——《百度百科》

脱口秀演员徐志胜,在客串史策王皓的喜剧小品时,就用“一个梗都没有啊”,来吐槽过他俩对话的无聊。

梗,来自相声里“哏”的误用,指代的就是某种让人发笑的东西。

它可以是幽默的,也可以是带讽刺意味的。

但有一个关键的要素,是

一个梗让人发笑的前提,就是这个梗背后的信息,听到这个梗的人知道、了解。

所以这便有了两个条件:

1,要了解这个梗的内容;2,觉得它好笑/幽默/讽刺……

这对于一个梗的传播,缺一不可。

那,烂梗又是什么?

最直接的意思,就是“不能让人发笑的东西”。

但凡你觉得这个梗,这个笑点,没法让你笑,不论它是太高雅还是太低俗,太先锋还是太过时,又或者只是你不了解……

它,就是烂梗。

(为了防止被杠,Sir必须也加一句,这里的梗,不涉及违法犯罪之类的极端情况)

对,每个人都有对烂梗的定义权。

包括官媒和大众舆论,自然也包括,孩子。

所以回过头来,再看这个事件。

当媒体义正言辞地指出,小孩子爱说的烂梗越来越多了,引发了网友广泛的共鸣:

什么“鸡你太美”啊,“报giao老师”啊,“老六”啊……

这一系列的网络语言入侵孩子的生活,引发了网友们的普遍担忧。

它既事关孩子教育,也关乎个人喜好。

所以瞬间就引爆了这个讨论。

尤其是,因为对孩子教育的担忧,开始呼吁要管制,甚至整治这些烂俗梗……

但。

抛开那些主观偏见。

这些梗,真的是烂梗么?

可能是。

但更可能的,是孩子们说的,只是你不喜欢,甚至只是不了解的东西。

这个问题,是不是就变成了:

在指责孩子说烂梗的时候,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也越来越无法理解现在小孩子的笑点在哪了。

发现没有,朋友们?

与其说这是一个烂俗网络文化影响孩子成长的问题。

不如说,它首先更像是一个代际沟通的教育问题

在大部分人一看到这种事就觉着不对,本能地想去阻止孩子们接触它的时候,有没有人去思考:

孩子们为什么会喜欢这些梗?为什么会觉得它们好笑,幽默?

当然可以说孩子们心智未成熟,见识少,容易受蛊惑。

但如果换个问法,可能就扎心:

他们为什么不喜欢父母想让他们喜欢的东西?

没法教好孩子。

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Sir替你们回答吧。

力不从心

因为当下这个时代,尤其在教育这块儿,很多事早就已经超出了家长和老师们的控制能力。

指责孩子说烂梗。

这不仅是用教育恐慌来包装个人喜恶的问题。

也是成年人在这个时代对控制力减弱的一种焦虑和逃避。

02

Sir第二个讨厌的形容,就是“孩子”

我们总说许多专家说话有“爹味”。

爹味从哪来?

——不是专家爱说教,而是所有话题只有说教,却没有给予反对声音任何讨论的空间。

孩子,往往就是公共舆论中被忽略的,弱势的一方。

在2023年的今天,想要让孩子不去接触互联网,是不可能的。

所以管制烂俗梗的需求,看起来理所应当且义愤填膺的:

为了孩子,必须净化网络环境。

可这个事吧,仔细想想又挺怪的:

因为相对于整治互联网,更值得警醒的,不应该是把孩子扔给短视频的行为,比如抖音育儿,短视频育儿么?

尤其是。

我们可能一边在高估这些梗的伤害性。

同时一边也在低估这种管制的副作用。

Sir前面介绍过梗的含义,可即使在网络时代,它也不是刚刚出现的。

有好几个类似的概念,早就存在于网络中:

比如,网络流行语。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使用了“给力”这个词。

这是网络流行语“登堂入室”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当年的讨论最多的文化热点。

而盘点一下近十年来流行语,相信时至今日,很多人看到都能会心一笑:

打酱油、李刚、坑爹、hold住、正能量、你幸福吗、躺枪、高富帅、压力山大、我去年买了个表、帮汪峰上头条、且行且珍惜、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也是醉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你们城里人真会玩、我想静静、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小目标、葛优躺、老铁、锦鲤、杠精、skr、佛系、C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是个狼人、雨女无瓜、996、带货、集美、YYDS、绝绝子、内卷、破防、躺平、干饭人、凡尔赛、爷青回、芭比Q、针不戳……

这些保存了网络记忆的流行语,其实就是“梗”的另一种形态。

它们中间,有些已经没有人再使用了。

而有些,已经成功跻身互联网语言,甚至成为日常交流的常用语。

换句话说。

每个梗都有自己的生命值,有时效性,会自动淘汰,消失。

但是,每一个成功留存下来的梗,毫不夸张地说,都是中文生命力的表现。

这甚至不止于互联网。

不信Sir出些考题:

宫廷玉液酒,下一句是什么?

大锤多少,小锤多少?

……

相信大部分人都能理解到这些点。

而这个过程,不仅是春晚舞台。

不信看下边这些影视作品的名场面,也是梗的一种形式,甚至在某些程度上,由此衍生的各种图文表情包,已经成为了中文互联网语言交流的组成部分。

那它们,是不是也是烂梗呢?

答案不言自明。

Sir也绝对相信:

可能就是有人不喜欢这些,不觉得好笑,觉得无聊,觉得无趣。

完全理解。

因为对于梗的理解,本身就是极其主观的事情。

真正有生命力的梗会进入到文化里。

那些没有生命力的梗,不可能留存太长时间,除非某种意外。

就拿被点名的“鸡你太美”这件事来说。

这是一个几年前的互联网恶搞梗。

艺人蔡徐坤,在一段唱跳视频里,唱“只因你太美”这句歌词的时候,因为发音比较接近,就被一些网友指出这个发音像“鸡你太美”。

只因=鸡,就成了一个梗。

配合当年艺人粉丝与网友的掐架,二次创作类鬼畜短视频病毒式的传播,这个梗因此火遍互联网。

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如果不是这次官媒点名,这个梗的生命力已经接近尾声。

而点名之后,却再度爆火。

可一个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那些表态支持的网友,很多都默默用了另一个方法去发散:

这也是互联网时代众口难调的问题。

有支持就有反对。

有喜欢就有讨厌。

可是。

从不喜欢,到无感,到看不惯,再到支持管制,最后到要求封杀之间。

每一步,都应该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任何想要大跨步,试图搞一步到位,一劳永逸,一刀切的行为。

都值得让人警惕。

哪怕,是以孩子的名义。

03

以孩子的名义。

最著名的那个事件,在游戏领域:

二十多年前的一篇报道,直接推动了当时国家出台严格的监管措施。

重创了起步阶段的国内游戏市场。

尤其是,把游戏和电子海洛因打上了标签,影响了全社会对于游戏产业的认知。

玩游戏,就是自甘堕落,是玩物丧志。

从游戏玩家,到行业从业者,都由此背上了沉重的道德包袱。

时至今日,在游戏已经成为了不少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游戏产业已经走进社会主流视野,电子竞技甚至成为体育正规赛事,选手们为国争光的时候。

依然有人把它称作“精神鸦片”,对它嗤之以鼻。

对此,Sir只能说: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因为任何稍微理智的人都清楚这个逻辑:

小孩子沉迷游戏这个事,问题从来不是游戏。

沉迷啊。

沉迷课外书,沉迷打球,沉迷看电影、电视剧,综艺……对于孩子来说,哪一件不会影响学习呢?

但在一些家长眼中:

为了孩子好,就可以成为(禁止游戏的)理由,哪怕这个理由千疮百孔,只是他们自身教育失利的遮羞布。

就像《万箭穿心》里,李宝莉始终没有明白,儿子为什么这么恨她。

是她真不明白,还是她假装不明白?

电影没有给答案。

但这种心态,实际上指向了中国式家长的某种共性:

用孩子的学习成绩,判断自己的付出价值。

本质上也是一种自我感动。

所以回头看待这个话题之初。

指责孩子被烂梗问题影响,引起广泛争论。

掩盖的,也是家长自己对这个时代的孩子使用互联网这个问题,难以掌控的无力感。

而孩子们用梗来交流的方式,不也是一种对话语权所有者的反击?

要解决这个问题。

真正落脚点。

不在于烂梗,也不在于孩子。

而是,边界

像Sir上面所说,什么是烂梗的问题,谁来界定烂梗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家长担心焦虑的问题。

本质上,就是一点:

网络也好,文化也好,教育也好,我们是否有信心把那条边界划清楚?

比如网络。

乱象丛生,文娱产品质量层次不齐,需要管理。

没有任何问题。

但管理,应该有制度,有章程,有规范,有细节,而不应该是出于“某些人的不喜欢”,“某些家长的担心”。

就算处理,也应该是因为“触犯规章制度、法律条文”,不应该是因为“引发争议,草草处理”。

比如教育。

相对于一刀切式的管理,我们应该做的。

是如何在孩子与互联网之间,建立起一道屏障,责任应该如何划分。

互联网平台是否应该设置更严苛的年龄门槛,准入机制。

手机厂商是否应该设定未成年模式,管控互联网的使用和应用的安装。

家长是否应该坚守底线,控制孩子上网时间,而不是把他们全扔给短视频。

而监管部门是否更应该站出来,严厉限制,打击越过边界的行为。

……

对,以上这些,每一步做起来都很难。

尤其是相比一刀切的从源头进行打击,实行起来要困难得多。

那还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再看看那些评论:

每一次对权力的呼吁。

对“管管”的需求。

看似是义正言辞,但仔细想想,不过是,想假借公权力施暴。

来掩盖对自身责任的逃避。

这么看来:

大人们爱搞的烂梗,或许更多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

标签:

相关阅读